111.12.12 稅務新聞分享
鄭宏輝 會計師
[新聞之一]
公益團體結餘 有條件免稅
稅局提醒編列使用計畫 須注意支出比率計算、四年為限、項目要明確等五大事項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2022/12/12
公益團體結餘,有條件免稅。
年底將至,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提醒公益慈善機關團體,若年度用於創設目的支出未達基金孳息及其他各項收入的60%,且結餘款超過50萬元,應編列結餘款使用計畫,才能符合免納所得稅條件,編列使用計畫有五大注意事項。
首先,要留意支出比率計算方式。高雄國稅局表示,結算申報時,收入與支出及收支比率的計算,都不能計入以前年度結餘款。
舉例來說,甲機關團體今年度全部收入為200萬元,前一年結餘款在今年留用55萬元,今年支出為100萬元(不含留用款55萬元),當年度收支比率應為50%(100萬元÷200萬元),而非60.7%(155萬元÷255萬元)。
第二,結餘款使用計畫內容應包含計畫項目、金額及期限,使用計畫期限以次年度起算四年為限,例如111年度可編列使用計畫年限為112至115年度,當使用計畫的運用跨兩年度以上,則應編列各年度計畫金額明細。
第三,結餘款使用計畫項目應具體明確,若要用來購置不動產,則不動產用途應與機關團體章程的設立宗旨或辦理業務相符。
第四,全部結餘款都應編列具體使用計畫,不能僅就特定專案收入編列,或僅針對未達收入60%部分編列。
第五,結餘款若要轉列基金或財產總額,經主管機關核發同意函後,應向法院辦妥財產總額變更登記。
至於在結餘款執行方面,國稅局表示,機關團體經主管機關同意將結餘款保留使用,就要確實依計畫來執行,若支出項目、金額、使用期間須變更,最慢應在原使用計畫屆滿次日起三個月內,檢附變更後計畫送主管機關查明同意。
國稅局提醒,即使計畫變更,但變更後計畫、原先使用計畫合計期間,仍以四年為限。
[新聞之二]
營業稅網路申報錯誤 情節輕微可適用免罰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2022/12/12
為鼓勵E化報稅,若營業人採網路申報營業稅,因登錄錯誤導致申報錯誤者,情節輕微可免罰。「情節輕微」是指多報進項稅額占比及少報銷項稅額占比,兩者皆在7%以下。
高雄國稅局舉例,甲公司9月時透過網路申報7至8月營業稅,申報全部進項稅額為17萬元,全部銷項稅額17.1萬元,結果錯誤登錄數字,導致多報進項6,000元,少報銷項9,000元,是否能免罰?首先要計算多報進項占比,計算多報的6,000元,占比約4%;再來計算少報銷項占比,計算少報的9,000元占比為5%。由於甲公司採網路申報,且多報進項、少報銷項占比皆在7%以下,因此甲公司可適用免罰。
[新聞之三]
新聞中的法律/農地移轉租稅優惠 須符三要件
經濟日報 張芷
2022/12/12
許多人嚮往退休後買塊地種田,蓋個農舍當成休憩的地方,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過農地若要買賣、贈與、興建農舍,皆須留意相關規定;在家族傳承的資產類型之中,農地可享遺產稅、贈與稅、土地增值稅,甚至所得稅也可免稅;然而若是已建置好的農舍,交易後仍然會有所得稅的負擔。
曾有一案例,老先生退休後回老家買塊農地,過著愜意的退休生活,之後老先生將農地贈與子女,本來適用免稅,之後國稅局卻依規定追繳回原來免徵的贈與稅。
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規定,農地因繼承或贈與可免徵遺產及贈與稅,但必須符合以下三項要件:一、贈與或繼承對象必須是《民法》1138條所訂之繼承人或受遺贈人。二、該農地必須取得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三、該農地自承受後五年內,仍須繼續做農業使用,如有違反,仍會被國稅局追繳遺產及贈與稅。
因此,老先生贈與農地給子女,雖然符合民法所訂的繼承人,但如果子女受贈農地後,農地未作為農業使用,或在受贈後五年內的列管期間,將農地作為出租、或有出售的情形,國稅局將追繳原本免稅的遺產以及贈與稅。
另外,農地在移轉時,如果想適用土地增值稅免稅,必須符合作農業使用之農業用地、該農地必須取得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移轉與自然人,上述三項條件。
農地或一般土地的課稅規定相異之處,主要是對於農地的傳承,在租稅上的有許多優惠措施,且出售農地時免納所得稅,不過如果是出售農舍,則需課徵所得稅。
值得注意的是,出售2016年以前取得的農地,其農地交易所得免納所得稅;至於2016年以後取得的農地,即需符合《農業發展條例》規定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的農地,才能免納房地合一稅。
至於交易農舍,依《所得稅法》規定,個人出售依農發條例申請興建的農舍,不論何時取得、出售,應就房屋部分計算財產交易所得,且應併入該年度綜合所得稅總額,並在隔年5月辦理結算申報時課徵所得稅。
因此,納稅義務人移轉農地及農舍,除了應取具「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之外,尚須取得地方稅稽徵機關核發之「土地增值稅不課徵證明書」,才能符合免納房地合一稅的規定。
實務上,農地移轉可能因為是在同一課稅年度內轉讓,所以沒有土地增值、或因納稅義務人已取得「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或「符合農發條例第38-1條土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而自認農地免稅,以致未向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的證明,可能就會喪失免稅資格。
(本文由KPMG安侯建業副執行長暨全球移轉訂價服務主持會計師張芷口述,記者陳姿穎採訪整理)
[新聞之四]
專家:國稅局如何佈下「天羅地網」防逃漏稅
記者趙健/洛杉磯即時報導 2022-12-11
國稅局近年來在報稅查稅領域不斷加強監察和管理力度。在北美華人會計師協會偕同洛杉磯華僑文教服務中心10日舉辦的「年末財稅法律專業講座」,會計師就國稅局近年在查稅工作上採取的升級措施,展開詳盡解讀與分析。
會計師葉俊麟說,首先在人力方面,今年國稅局獲拜登政府支持,最新通過的「2022年降通膨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擬為國稅局撥款近800億元,其中過半預算計劃用於增聘查稅執法人員。
而且自今年1月起,Venmo、PayPal、Cash等手機支付平台須向國稅局上報一年中金額超過600元的商業交易,國稅局因此掌握了更多商業用途的網上轉賬記錄。這意味著一些電商付款記錄、房租轉賬記錄,都在國稅局資料庫。
此外,國稅局還設有檢舉獎勵機制,以此發動民眾曝光不合規的納稅行為。檢舉人可以通過211表格申請檢舉獎金,最高可獲得被追回稅款的30%。
另外,國稅局還要求納稅人上報過去所有曾為納稅人提供稅收規劃的諮詢師、會計師等相關專業人員的名單,以此追溯違規納稅的責任。
關於國稅局是如何抽查稅表,葉俊麟介紹,數位校正查稅 (Mathematical Correction Audits)是國稅局最常用的方法,通過電腦程序自動檢測有問題的稅表,例如納稅人姓名和社會安全號的偏差、報稅身份是否正確、預估稅和預扣稅款的偏差。另外,收入相關文件匹對(Income Document Matching Audit)也是一種無需人工的查稅方法。國稅局利用內部檢測系統匹配有納稅人姓名或社會安全號的相關表格,發現有未申報的收入則自動將漏報金額加進稅表裡,並發信通知納稅人補稅。
葉俊麟補充,高收入人群向來是國稅局的主要目標,但低收入者也是審查重點。數據顯示,國稅局近年對沒有收入盈餘的群體審計概率大幅提高。國稅局通過核實納稅人申報收入,和其生活水平之間的差異,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查稅。
「但不管怎樣,國稅局是不會通過電子郵件或短信,通知納稅人欠繳或漏繳的稅款。若納稅人收到電話或信件以外的審計通知,一定不是來自國稅局,納稅人應提高警惕。」
留言列表